地点
诗文库 序
庐山杂诗 其一 入山诗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五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九
辛酉二月四日,余自南昌告归,至浔阳遂游匡庐初五入山,江岸暖甚,岭上则积雪皑皑。日暮至牯牛岭,宿胡氏家,真面目在星子南康两县,此为庐山之背。游凡二日,所至处各纪以诗。初八侵晓出山,大雪,光景奇胜,比至半岭,则桃李满谷,细雨而已。最高处距地四千六百尺,故气候顿异如此,惜山寒衣薄,未能遍历诸峰。山中幽筑,多贵人别业,十室九空,盖犹未能忘情天下耳。余买山无赀,不如归去,所得者锦囊盛满,亦足自豪。窃比摩诘诗中有画,归遗细君,作卧游之偕隐焉。
近山行更远,积雪堆青天。
不到山深处,谁知万顷田(自浔阳匡庐,似甚近,乃至莲花洞,二十五里,再至牯牛岭,直上十八里。舆夫健腰脚,登涉岭谷如平地。)
东林寺舍利塔 唐 · 李讷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八
设位贞观。莫大于乾坤。悬象著明。孰踰于日月。而世閒智识。强推广大之名。系表机深。莫究窈冥之类。是以法身利见。无为之寂风偃。化迹分躯。不尽之灵云李(疑)竺乾清净之教。始自他方。菩萨慈悲之法。聿行中土。犹是元关幽键。委积龙宫。绀发青眸。光晖雁塔。驱八纮于忍域。置万物于仁寰。非般若之蕴乎。孰能臻于此也。东林寺上坊舍利塔者。有宋佛驮跋佗罗禅师之所立也。尔其一经地理。接化鸟之南图。一纬天文。承斗牛之北次。岗峦出没。下积风云。洲岛萦回。旁罗井邑。割东林之净壤。揆西域之神模。瀑水周轩。炉峰对霤。丹楹翠栱。标回日月之宫。宝缀珠栊。影出云霓之路。禅师先持舍利五粒。随身供养。于是贮以石函。藏之珍塔。属陈隋代谢。陵谷贸迁。虽入神之作。而有扶助。而必坏之相。终从雕朽。爰有沙门上座昙杰等。柴桑盛绪。菃香名。早悟三明。深知二谛。感禅师无生之业。远酌规模。睹禅师莫泯之踪。愿言兴葺。昔景龙之岁。御史清河房光庭。叹其荒毁。尽留征橐。苏州司马王弼。绍其成绩。更脱侨装。鹙鹭肇于前。鹓鸿嗣其后。轩疏若旧。藻缋惟新。如鸟之甍。入烟霄而重翥。盘龙之桷。得风雨而还飞。复增舍利一十有四。更以金银铁为棺椁。同宝聚之争分。似珠囊之交映。游区果者。觉地位之超升。光华者。喜身心之快乐。非圣图之冥感。何公绪之速成耶。跋佗罗禅师者。迦维罗卫国人。汉言贤。甘露梵王之苗裔。少孤。为外氏所养。从祖鸠摩罗刹闻其聪异。乃迎还度之。年十七。与同学业习。众皆一月。贤一日览焉。其师曰。贤一夫敌三十人也。及受其戒。国以禅律宗之。禅师自西洎东。数见神变。允谓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至长安。常与鸠摩罗什剖析幽旨。什每屈焉。秦主姚兴。大弛末法。禅师退藏于密。犹婴谤议。乃拂衣东顾。杖锡南骞。益修无住之业。即事游方之化。因指庐岳。而慧远法师在焉。远公以禅师名称特高。义谛攸出。庆殊邻之会面。得营道之同心。乃招入香庭。中分兰若。规于塔后。𦭞草而禅。亦居不求安也。宋武帝深加礼敬。固请还都。止道场寺。先是沙门于阗得华严前分三万六千偈。未有宣译。至是屈禅师会通华戎。错综文义。故道场寺至今有华严堂焉。皇帝自跃至飞。答中兴之命。先郊后岳。修太平之举。步自开元。今龙集摄提格七月丁丑朔二十八日甲辰。凡一纪而有二载矣。若夫鼓天下之动者。存乎文辞。传不朽之迹者。存乎事业。此寺营建。六代于兹。求其刊勒。两碑而已。远法师高谈色相。欲求寂灭之源。谢康乐初入妙微。不书立言之意。才非半古。命不偶时。顷自库部郎中出为此州刺史。剖符淹岁。奉计临歧。杰师琬玉图文。俯询巴曲。下走兰荃有兴。因奏楚辞。驻楫抽毫。乃为铭曰。
大道既隐兮世运陵迟。法雄利见兮光启导师。
曲阜以夜明为初日。休屠以天际为末时。
七觉来晚。三明乐推。
诠其不住之法。唱以无缘之慈。
爰有上人。挺生迦卫。
信美东土。我违西裔。
遇澄什于关中。披林远于江澨。
密句不可以无说。奉宣译于瑶缄。
神物不可以终否。宝光晖于铣函。
建神模于岝峉。耸层台于崭岩。
物壮期于必朽。色空在于无灭。
其增旧也。见白黑之弥纶。
其取新也。有丹青之秀发。
惟精惟微兮。等般若而无竭。
汪水云诗集二首(一作聂守真诗) 其一 元 · 乃贤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水云汪元量字大有钱塘人。以善琴受知宋主,国亡,奉三宫留燕甚久。世祖皇帝尝命奏琴,因赐为黄冠师。南归时,幼主瀛国公福王平原郡赵与芮、驸马右丞杨镇、故相吴坚留梦炎参政家铉翁文及翁提刑陈杰青、阳梦炎、与宫人王昭仪清惠以下廿有九人,分韵赋诗,以饯其行。水云之诗,多记其国亡时事,与文丞相狱中倡和之作。文丞相又与马丞相廷鸾章丞相鉴、邓礼部光荐、谢国史枋得、刘太博辰翁序其诗集,刘公又为批点。余间闻危太史言曰:水云长身玉立,修髯广额,而音若洪钟。比归,数往来匡庐彭蠡之间,若飘风行云,世莫能测其去留之迹。江右之人,以为神仙,多画其像以祠之,像至今有存者。其诸公所赋墨迹,尝见于临川僧舍云。及余至京师,因徐君敏道得《水云集》,读而哀之。偶成二律以识其后。
三日钱塘海不波,子婴系组纳山河。
兵临鲁国犹弦诵,客过殷墟独啸歌。
铁马渡江功赫奕,铜人辞汉泪滂沱。
知章喜得黄冠服(一作赐),野水(一作服)閒云一钓蓑。
庐山东林寺故临坛大德塔铭 唐 · 刘轲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二
维元和十年冬十月己亥。我具寿大师归于庐山东林寺。既庀事。门弟子道深如建等以铭志为急。白彭城刘轲尝执吾大师之巾锡。大师行业德状。能言之。乃走其徒持事状于山阳草堂。具道其所以来。既受事。仰而哭。且曰。何心遽忍铭吾大师。俄而曰。我而不铭而谁为。于是衔涕涟涟。作石塔铭志云。大师讳上宏。俗饶姓。其先临川人。祖公悦。父知恭。世为南城闻儒。故大师自童子耳熟家训。故风流举动。造次必于儒者。年十五。脱然有方外之志。遂依舅氏出家。暨二十二岁。具戒于衡岳大圆大师大历八载。敕配本州景云寺。后依南昌律师学四分毗尼。既覃精研究。或从我驾说而通者。日有百数。时谓景云且在。无患无律。贞元三年。止南昌龙兴寺。四方风闻者尘至。时江州峰顶寺长老法真台州国清寺法裔。荆州庆门寺灵裕。并有大名于时。会有事于灵坛。故三长老摄大师以临之。至四十年春九江守李公康以东林远公旧社。不可以无主。固请住焉。前后莅事凡一十八会。彼域之男女。繇我而作比邱者。万有五千五百七十二人。大师通明大教。祖述毗耶。宪章修多罗。心同曹溪。事同南山。故及我门而升我堂者。未尝虚返。我所以驾白牛以驱羊鹿。孰谓我为小乘者乎。繇是荐绅先生颜鲁公姜相公。并愿依遗民莱民旧事。待大师于虎邱雁门之上。故游二林者谓生犹在。将大去。乃遗言于二三子曰。吾生七十有七。腊五十有六。年非不耆。腊非不高。今则去矣。尔无谓吾死。门人道深怀纵如建冲契宗一智则智明云皋图信行允等。长号无愬。相与立石塔香炉峰下。是月丙寅。归舍利于塔。从故事也。不得让。荐诚于铭。铭曰。
德有塔。
功有铭。
功可祖。
德可宗。
宗可师。
师有资。
呜呼。
千载而下资而后者。
知是塔有毗耶之宗师。
浔阳李白(附记)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一
癸亥七月,余乘江华船赴汉回洛阳十七日停舟九江,登岸閒步。时匡庐出云,晓雨微凉,归卧舟中望江色,得句云:「坐看江生雨,閒随云出城。」未就而寐,见一丈夫探首窗中,朗吟曰:「『坐看江生雨,閒随云出城』,佳哉!然未若『俯瞰海生日,仰从云上天』为尤佳。」余方欲致辞,其人曰:「君知此谁诗也?」余谦逊曰:「拙句耳。」曰:「非也,我诗而君窃之。」余念既知余诗,必素谂,乃问姓氏,昂然曰:「我李白。」余惊喜,熟视之,微须,衣绛衣,袒襟露半胸。恍惚念何得见古人,得非梦乎?其人似已知,笑曰:「我知君诗,君与我语,何古今为?」馀数语不解。忽曰:「船开矣。」拱手而别。其声甚大,余惊醒,语犹在耳,则舟子催送客也。方其去时,余欲送之,急切不得出,亦于窗间拱手,见其背负一蓑,蓑触余手,雨水着肌,寤后犹凉,此事至异也。默念此余前年登匡山诗,李语不知何解,意必亦有此句而不传,余句偶与合,今诗句法又偶同,遂闻声感召欲一为流传耶?然何以能记余之旧作,又何以能知余腹稿于俄顷之间,岂才人英爽,犹在平生所爱山水间乎?是诚不可思议者矣。因叹古人名篇佳什,湮没不知凡几,好名之心仙鬼不免,白也如此,何况其馀?平生奇梦此一而已。嗟乎!太白亦知人间有杨某耶?惊异嗟讶,不能已已。将作《浔阳梦白图》,请诗人题咏,冀以流传海内,无负仙灵相赏之雅。七月二十日江东杨圻识于洛阳军次。
癸亥秋七月,既望夕五更。
客到九江,波心闻钟鸣。
夜气月已落,晓光星犹横。
匡庐先见日,数峰中宵明。
白露秋草寒,方舟系亭亭。
独行杨柳岸,归步风泠泠。
坐看江生雨,閒随云出城。
人来烟水间,绿绉不可平。
水窗朝簟凉,隐几待扬舲。
白也须眉古,有若欢生平。
不着宫锦袍,飘然蓑笠轻。
开口诵我诗,弹指扣疏棂。
岸然道姓字,语落天风清。
俄顷共千载,一诗古今情。
古人何犹在,觏止良足惊。
浔阳山水间,此老留神形。
其形非人世,星宫应长庚。
游魂感其类,邂逅通精诚。
宁知李太白,乃识杨圻名。
吾从子美后,而闻謦欬声。
慨叹不能已,怅望心怦怦。
但见山寂寞,江杳冥,白鸥上下天青青。
山高水长无穷极,不知何处寻仙灵。
太湖 其一 初入太湖(自胥口入,去州五十里。)870年 唐 · 皮日休
 押词韵第十七部 创作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余顷在江汉,尝耨鹿门,渔泂湖,然而未能放形者,抑志于道也。尔后以文事造请,于是南浮至二别,涉洞庭,回观敷浅源,登庐阜,济九江,由天柱抵霍岳,又自箕颍转樊邓,陟商颜,入蓝关,凡自江汉至于京,干者十数侯,绕者二万里。道之不行者,有困辱危殆。志之可适者,有山水游玩,则休戚不孤矣。咸通九年,自京东游,复得宿太华,乐荆山,赏女几,度轘辕,穷嵩高,入京索,浮汴渠至扬州。又航天堑,从北固至姑苏。噫!江山幽绝,见贵于地志者,余之所到,不翅于半,则烟霞鱼鸟,林壑云月,可为属厌之具矣。尚枵然于志者,抑古圣人所谓独行之性乎?逸民之流乎?余真得而为也。尔后闻震泽包山,其中有灵异,学黄老徒乐之,多不返,益欲一观,豁平生之郁郁焉。十一年夏六月,会大司谏清河公忧霖雨之为患,乃择日休,将公命,祷于震泽。祀事既毕,神应如响,于是太湖之中,所谓洞庭山者,得以恣讨。凡所历皆图籍称为灵异者,遂为诗二十章,以志其事,兼寄天随子
闻有太湖名,十年未曾识。
今朝得游汎,大笑称平昔。
一舍行胥塘,尽日到震泽。
三万六千顷,千顷颇黎色。
连空澹无颣,照野平绝隙。
好放青翰舟,堪弄白玉笛。
疏岑七十二,𡾼𡾼露矛戟。
悠然啸傲去,天上摇画艗。
西风乍猎猎,惊波罨涵碧。
倏忽雷阵吼,须臾玉崖(一作岸)坼。
树动为蜃尾山浮似鳌脊。
落照射鸿溶,清辉荡抛𢶉(一作掷)
云轻似可染,霞烂如堪摘。
渐暝无处泊,挽帆从所适。
枕下闻澎湃(一作汃),肌上生瘆𤶬。
讨异足邅回,寻幽多阻隔。
愿风与良便,吹入神仙宅。
甘将一蕴书,永事嵩山伯。
忠樟行 清末至民国 · 陈曾寿
法相寺南高峰之趾,门前枯木屹立,突出如夜叉臂,未之奇也。寺后据崖有樟,大数十围,双干拿云,如大鹏之张翮。古藤缠之,阴森可数十亩。未测何代物。予同散原先生来游,见之。散原谓予曰:「庐山五爪樟,名震寰宇,视此斯在下矣。」约同人赋诗张之,筑亭其下,刻记于石。一日,老僧送客,指门前枯木谓:「君亦知此乎。是忠樟也。辛亥岁十一月,逊位诏下之前一日,天气晴明,忽大风起于殿后,门户砉然洞开。次日起视,则此树秃然无一叶,槁矣。当纯皇南巡幸此寺,山中老树,皆赐御牌挂之。洪、杨之役,毁伐皆蛊,此树巍然独存,今殉国也。」予愧前赏后樟之奇,而失此交臂,亟为作诗,以表其忠。昔纯皇无锡秦氏园,有老樟亦赐御牌,归朝,曾问「树平安否」。后纯皇宾天,树枯死,与此正同。
法相寺前枯死树,十年百过初未识。
臣节一发系孤根,老僧告予三太息
向来此樟护山门,郁郁苍云岁月积。
无风石坛夏严冷,不雨轩廊昼昏黑。
时维玄冬亥年尾,大风一夕摧殿壁。
晨起惊看一叶无,鹏铩龙僵神鬼泣。
诘朝传闻哀痛诏,巨猾移天帝逊国。
乃知贞柯殉奇变,神物义不污盗贼。
纯皇当年幸六龙,山中草木生颜色。
嘉树一一赐御牌,百年长养蒙恩泽。
乱经洪杨毁略尽,遗此峥嵘战冰雪。
气排逆刃可辟易,心蚀沉哀竟摧绝。
我闻此言羞至髓,反颜岂暇千官责。
偷生忍垢竟何补,蹉跎一念错铸铁。
昔吟老樟穷赞叹,筑亭作记兼刻石。
突兀灵奇失交臂,使我魂伤血沾臆。
两樟生死各千古,作诗岂独惭笔力。
龙王嫁女词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海滨有大小龙拔水而飞,雷车挟之以行者,海老谓之龙王嫁女,故赋此辞。率匡山人同赋。
小龙啼春大龙恼,海田雨落成沙炮。
天吴擘山成海道,鳞车鱼马纷来到。
鸣鞘声隐佩锵琅,璚姬玉女桃花妆。
贝宫美人笄十八,新嫁南山白石郎。
西来态盈庆春婿,结子蟠桃不论岁。
秋深寄字湖龙姑,兰香庙下一双鱼。
附:匡山于立彦成
东方龙君嫁龙女,雷车彭彭载风雨。神奸夜邀髑髅语,碧草无光愁露渚。鲛宫绡寒珠泪泣,鸾裙行烟翠痕湿。阿环娇小不成妆,帝子霜田(霜田或作桑田)作汤邑。胭脂紫土吹海腥,阳侯击浪玻瓈声。湖边地皮薄如纸,长堤捲作长江水。
庐山瀑布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押先韵
甲申秋八月十六夜,予梦与酸斋仙客庐山,各赋诗。酸斋赋《彭郎词》,予赋《瀑布谣》。
银河忽如瓠子决,泻诸五老之峰前。
我疑天仙(一作孙)织素练,素练脱轴垂青天。
便欲手把(一作借)并州剪,剪取一幅玻璃烟。
相逢云石子,有似捉月仙。
酒喉无耐夜渴甚,骑鲸吸海枯桑
居然化作十万丈,玉虹倒挂清泠渊。
尧山堂外纪:至正甲申秋八月十六夜杨廉夫梦与酸斋仙客庐山,各赋诗。酸斋赋彭郎词,廉夫赋瀑布谣。诘旦,以语富春吴复。复拍几大叫曰:「酸斋之词,滑稽谑浪,固风流才仙;而先生之谣,雄伟俊逸,真天仙也。」
飞泉亭观瀑用庐山韵二首(并序。) 其一 乙酉 清 · 翁方纲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复初斋诗集卷二
文忠游庐山,择其尤佳者作《漱玉亭》《三峡桥》二诗。予以乙酉四月十一日重经飞来寺,大雨后坐半山飞泉亭观瀑布,疑不减庐山之胜,用苏韵付寺僧。
摄衣步层石,一路吹松风。
径访坡公迹,绿藓缠蛟龙。
忽闻殷殷雷,汹激生半空。
千尺太古雪,百道交石谼。
欲寻淙碧轩,由西复转东。
对此何忍去,宛然水晶宫
珠帘与银桥,一一移天公。
直分云汉响,飞泻珠江中。
白鹿 元末明初 · 胡翰
士之在公者不欲以簿书刀笔自秽恒曰吾吏隐也号于人而人称之亦曰彼诚吏隐也有一人焉以刀笔称论其能则必以为訾已矣求若古人隐于吏者则自京师达乎郡邑槩未之见焉何其鲜也今年秋余以疾归耕田里有白鹿生者与余过焉尝闻鹿千百岁者始白匡庐衡霍间古仙人乘之以遨游于金庭不死之乡安肯屑意人世乎吾惧不足以承左顾曰子以锱铢富贵苟朝夕之于岩穴者即仙也邪安土而不诡于人类者非其俦邪则子亦不知道矣余闻而异之留与之处投袂而去他日问诸其友则曰此武城也生客广陵辟地东南虽阨甚不戚贵人闻者辟以自佐即不拒趋事襜襜然未尝职吏牍或以吏訾之即笑视曰是刀笔者何负于人独白鹿生非吏邪其为人如此虽其友亦莫尽知之古所谓依隐以玩世者其也哉盖学老子者乃赋白鹿之引歌以招之云
鹿之呦呦兮。
彼姝者子非仙之俦兮。
尚何求兮。
鹿之伎伎兮。
彼姝者子世莫系累兮。
是以从吾志兮。
大车连驷吾不知所税兮。
抚琴歌 魏晋 · 庐山夫人女婉
祖台之志怪曰:建康小吏曹著。为庐山君迎至庙。庙门外置一大瓮。可受数百斛。常有风雷出其中。庐山夫人命女婉出见。容色甚丽。著大悦。夫人命婢琼林令取琴。命婉鼓之。婉抚琴歌曰云云。歌毕。即趋入。庐山君即以婉妻著。居顷之。著求还。婉泫然赋诗为别。赠以织成袳裤。
登庐山兮郁嵯峨,晞阳风兮拂紫霞。
招若人兮濯灵波,欣良运兮畅云柯。
弹鸣琴兮乐莫过,云龙会兮登太和(○庐山纪事。《御览》五百七十三。《诗纪外集》四。)
石门 东晋 · 慧远
 押词韵第十一部
石门在精舍南十馀里。一名障山。基连大岭。体绝众阜。辟三泉之会。并立则开流。倾岩玄映其上。蒙形表于自然。故因以为名。此虽庐山之一隅。实斯地之奇观。皆传之于旧俗。而未睹者众。将由悬濑险峻。人兽迹绝。径回曲阜。路阻行难。故罕经焉。释法师隆安四年仲春之月。因咏山水。遂杖锡而游。于时交徒同趣三十馀人。咸拂衣晨征。怅然增兴。虽林壑幽邃。而开途竞进。虽乘危履石。并以所悦为安。既至则援木寻。历险穷崖。猿臂相引。仅乃造极。于是拥胜倚岩。详观其下。始知七岭之美蕴奇于此。双阙对峙其前。重岩映带其后。峦阜周回以为障。崇岩四营而开宇。其中则有石台石池。宫馆之象。触类之形。致可乐也。清泉分流而合注。渌渊镜净于天池。文石发彩。焕若披面。芳草。蔚然光目。其为神丽。亦已备矣。斯日也。众情奔悦。瞩览无厌。游观未久。而天气屡变。霄雾尘集。则万象隐形。流光回照。则众山倒影。开阖之际。状有灵焉。而不可测也。乃其将登。则翔禽拂翮。鸣猿厉响。归云回驾。想羽人之来仪。哀声相和。若玄音之有寄。虽仿佛犹闻。而神以之畅。虽乐不期欢。而欣以永日。当其冲豫自得。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退而寻之。夫崖谷之间。会物无主。应不以情而开兴。引人致深若此。岂不以虚明朗其照。间邃笃其情耶。并三复斯谈。犹昧然未尽。俄而太阳告夕。所存已往。乃悟幽人之玄览。达恒物之大情。其为神趣。岂山水而已哉。于是徘徊崇岭。流目四瞩。九江如带。丘阜成垤。因此而推。形有世细。智亦宜然。乃喟然叹。宇宙虽遐。古今一契。灵鹫邈矣。荒途日隔。不有哲人。风迹谁存。应深悟远。慨焉长怀。各欣一遇之同欢。感良辰之难再。情发于中。遂共咏之云尔。
超兴非有本,理感兴自生。
忽闻石门游,奇唱发幽情。
褰裳思云驾,望崖想曾城。
驰步乘长岩,不觉质自轻。
矫首登灵阙,眇若凌太清。
端坐运虚轮,转彼玄中经。
神仙同物化,未若两俱冥(○古诗类苑百二。《诗纪》三十七。)
沁园春 清末至民国 · 吕碧城
 押词韵第十三部
丁巳七月匡庐,寓Fairy Glen寓馆,译曰“仙谷”,高踞山坳,风景奇丽,名颇称也。纵览之馀,慨然有出尘之想,率成此阕。
如此仙源,只在人间,幽居自深。
听苍松万壑,无风成籁,岚烟四锁,不雨常阴。
曲栏流虹,危楼耸玉,时见惊鸿倩影凭。
良宵静,更微闻凤吹,飞度泠泠。

浮生能几登临。
且收拾烟萝入苦吟。
任幽踪来往,谁宾谁主,闲云缥缈,无古无今。
黄鹤难招,软红犹恋,回首人。
天总不禁。
空惆怅,證前因何许,欲扣山灵。
庐山慧远法师 南朝宋 · 谢灵运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三十三
道存一致,故异化同晖;德合理妙,故殊方齐致。昔释安公振玄风于关右,法师嗣沫流于江左,闻风而说,四海同归。尔乃怀仁山林,隐居求志,于是众僧云集,勤修净行,同法餐风,栖迟道门,可谓五百之季,仰绍舍卫之风,庐山之嵔,俯传灵鹫之旨,洋洋乎未曾闻也。予志学之年,希门人之末,惜哉诚愿弗遂,永违此世,春秋八十有四,义熙十三年秋八月六日死。(案,《高僧传》作「义熙十二年卒,年八十三」,与此异。)年逾纵心,功遂身亡,有始斯终,千戴垂光,呜呼哀哉,乃为诔曰:
于昔安公,道风允被。
大法将尽,颓纲是寄。
体静息动,怀贞整伪。
事师以孝,养徒以义。
仰弘如来,宣扬法雨。
俯授法师,威仪允举。
学不窥牖,鉴不出户。
粳粮虽御,独为苌楚。
朗朗高堂,肃肃法庭。
既严既静,愈高愈清。
从容音旨,优游仪形
广演慈悲,饶益众生。
堂堂其气,亹亹其资。
总角味道,辞亲随师。
供奉三宝,析微辨疑。
盛化济济,仁德怡怡。
于焉问道,四海承风。
有心载驰,戒德鞠躬。
令声续振,五浊暂隆。
弘道赞扬,弥虚弥冲。
十六王子,孺童先觉。
公之出家,年未志学。
如彼邓林,甘露润泽;
如彼琼瑶,既磨既琢,大宗戾止,座众龙集。
聿来胥宇,灵寺奚立。
旧望研几,新学时习。
公之勖之,载和载辑,乃修什公,宗望交泰,乃延禅众,亲承三昧,众美合流,可上可大,穆穆道德,超于利害。
六合俱否,山崩海竭。
日月沉晖,三光寝晰,众麓摧柯,连波中结,鸿化垂绪,微风永灭,呜呼哀哉,生尽冲素,死增伤凄,单絷土椁,示同敛骸,人天感悴,帝释恸怀,习习遗风,依依馀凄,悲夫法师,终然是栖,室无停响,途有广蹊。
呜呼哀哉,端木丧尼,哀直六年,仰慕洙泗,俯惮罤筌。
今子门徒,实同斯难。
晨埽虚房,夕泣空山。
呜呼法师,何时复还,风啸竹柏,云霭岩峰,川壑如泣。
山林改容,自昔闻风。
志愿归依,山川路邈。
心往形违,始终衔恨。
宿缘轻微,安养有寄。
阎浮无希,呜呼哀哉(《释藏》轻八、《广弘明集》二十三。)
隆法师 南朝宋 · 谢灵运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三十三
协理置论,百家未见其是,因心自了,一己不患其踬,而终莫相辨。我若咸叹,翻沦得拔,竟知于谁,冀行迹立,则善恶靡征。欲声名传,则薰莸同歇。然意非身之所挫,期出命之所恨者,目所亲觌,见之若人矣,慧心朗识。发于髫辫,生自豪华,家赢金帛。加以巧乘骑,解丝竹,秣绝景于康衢,弄弦管于华肆者,非徒经旬涉朔,弥历年稔而已。谅赵李之咸阳程郑之临卬矣。既而永夜独悟,中饮兴叹。曰:悲夫,欣厌迭来,终归忧苦,不杜其根,于何超绝?且三界回沉,诸天倏瞬,况齐景牛山赵武企阴,催促节物,逼迫霜露。推此愿言,伊何能久?慨然有摈落荣华,兼济物我之志。母氏矜其心,姊弟申其操,遂相许诺,出家求道,一身既然,阖门离世,妻子长绝。欢娱永谢,岂唯向之靡乐,判之盛年。终古恩爱,于今仳别矣。旅舟南溯,投景庐岳。一登石门香炉峰六年不下岭,僧众不堪其操,法师不改其节,援物之念,不以幽居自抗,同学婴疾,振锡万里相救。余时谢病东山,承风遥羡,岂望人期,颇以山招,法师至止。鄙人荣役,前诗叙粗已记之,故不重烦。及中间反山,成说款尽,遂获接栋重崖,俱浥回涧,茹芝术而共饵,披法言而同卷者,再历寒暑,非直山阳靡喜愠之容,令尹一进已之色。实明悟幽微,祛涤近滞,荡吝澡垢,日忘其疾。庶白首同居,而乖离无象,信顺莫归,征集何缘?晚节罹舋,远见参寻。至止阻阔,音尘殆绝,值暑遘疾,未旬即化,诚存亡命也。此行颇实有由,承凶感痛,实百常情,纸墨几时,非以斯名。盖钦志节,追感平生,自不能默已,故投怀援笔,其辞曰:
仰寻形识,俯探理类,采声知律,拔茅观汇。
物以灵异,人以智贵,即是神明,观鉴意谓。
爰初在稚,慧心夙察,吐嗡芳华,怀抱日月。
如彼兰苑,风过气越。
如彼天倪,云被光发。
求名约身,规操束己。
傥或遇世,曾未近似。
生以意泰,意管生理。
孰是欢慰,程郑赵李。
家畜金缯,才练艺技,骧首挥霍,繁弦绮靡。
酒娱调促,意妍服侈。
朝迫景曛,夕忌星徒,悠悠白日,凄凄良夜。
年往欢流,厌来情舍。
苦乐环回,终卒代谢。
弃而更适,生速名偕,谁能易夺?
何术推移?
精粗浑淆,善恶参差。
即心有限,在理莫规。
试核众肆,庶获所窥。
道家踬近,群流缺远,假名恒谁,傍义岂反?
独有兼忘,因心则善。
伤物沉迷,羡彼驱遣。
变服京师,振锡庐顶,长别荣冀,永息幽岭。
含华袭素,去繁就省,人苦其难,子取其静。
昏之视明,即愚成绝。
智之秉情,对理斯涅。
吝既弗祛,滞亦安拔。
子之矜之,为尔苦节。
节苦在己,利贞存彼。
以明暗逝,以慈累徙。
欲以援物,先宜济此。
发轸情违,终然理是。
梁鸿携妻,荷蓧见子。
鸡黍接人,行歌通己。
于世曰高,于道殊鄙。
始见法师,独绝神理。
形寿易尽,然诺难判。
乘心即化,弃身靡叹。
怀道弥厉,景命已晏。
矜物辞山,终身旅馆。
呜呼哀哉,魂气随之。
延陵已了,鸢蝼同施。
漆园所晓,委骸空野。
岂异岂矫,幸有遗馀。
聊给虫鸟,呜呼哀哉。
缅念生平,同幽共深。
相率经始,偕是登临。
开石通涧,剔柯疏林。
远眺重叠,近瞩岖嵚。
事寡地闲,寻微探赜。
何句不研,奚疑弗析。
帙舒轴卷,藏拔纸襞。
问来答往,俾日馀夕。
沮溺耦耕,夷齐共
迹同心欢,事异意违。
承疾怀灼,闻凶懑悲。
孰云不痛,零泪沾衣。
呜呼哀哉,行久节移,地边气改,终秋中冬,逾投海。
永念伊人,思深情倍。
俯谢常人,仰愧无待。
呜呼哀哉(并《广弘明集》二十五。)
若耶山敬法师 南朝宋 · 张畅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四十九
夫待物而游,致用生外,道来自我,怀抱以欢。故晦宝停璞,导兼车以出魏,鸾逸云绪,岂增轩以入。是以士之傲俗,尚孤其道,幽居之民,无闷高独。吾每宣书,夙流照烂,故已跂予感咏,身心不足。若乃冲独之韵,少岁已高。绝岭之气,早志能远。初憩驾庐山,年始胜发。缅邈之志,直已千里,乃求剃形就道,忘家入法。时沙门释慧远虽高其甚高,以其尚幼,未之许也。遂乃登绝涧,首太阳,临虚投地之险,以身易志,法师乃奇而纳焉。胄翔华胤,业集素履,劲露未严,先风苦节,同学不胜其劳,若人不改其操。于时经藏始东,肄业华右,遂扣途万里,屡游函洛,定慧相晓,致用日微。罗什既亡,远公沉世。乃还迹塞门,屏居穷岫,其不出意若耶之山者,于兹二十馀年矣。余叔谢病归身,唯风停想,法师乘感来游,积席谈晏,清谢竟言,不别而别。故已默语交达,而动静虚员矣。征士戴颙,秀调宣简,神居共逸,风理交融,乃倚岫成轩。停林启馆,即此人外。因心会友,西河方浪,东山已隤,风灵既尽,草木馀哀,心之忧矣,泪合无开,呜呼哀哉,乃为诔曰:
在尚上王,歌凤伊洛,逸路翔云,高轩鸣鹤。
灵源世流,幽人代作,归来之子,跨古逢运。
结辙承风,遵途袭问,纬玉则温,经金斯振。
岁学两幼,年盈数始,令德既轩,其秀唯起。
锋颖万代,风标千里,情爱相轻,家国如草。
达矣哲人,独肆玄宝,总驾七觉,飞鞍八道。
三江多静,湛胜庐山,地去万物,迹轨停玄。
辽辽清慧,结宇承烟,前驱群有,首路人天。
吾生制融,集彼清风,业流善会,情竦妙同。
白日春上,素月秋中,方寸无底,六合可穷。
卓彼罗什,三界特秀,真俗冠冕,神道领袖
若人对响,承车即辙,沙漠织寒,长风负雪。
投袂冰霜,揽裾暮节。
谁斯问津,悠焉在哲。
庄衿老带,孔思周怀,百时如一,京载独开。
匈地既满,愿惟糟魄。
移此无生,凄居树席。
妙入环中,道出形上。
所谓伊人,玄途独亮,智虚于情,照实其相。
生住无住,异壤相寻。
罗什就古,慧远去今。
匠石何运,伯牙罢音,殷忧逃遁,昔还尔心。
东岩解迹,削景若耶。
早帐风首,春席云阿,流庭结草,复渚含波。
月轩东秀,日落西华,情步不辞,寝兴高绝。
白云临操,清风练节。
经纶五道,提衡六趣。
四谛归想,三乘总路,生灭在法,诸行难常。
哲人薪尽,旧火移光。
白日投晦,中春起霜。
呜呼哀哉,昔余九发,早宴清襟,送志非岁,迎韵者心。
家贫亲老,耕而弗饱,就檄追欢,身素孤夭,既隔于形,徒通以道。
自我徙病,高榭东山
明月途静,白云路间,承吐啸,风上舒言。
咨予载侯,夙居凉峻,伫馆伊人,流心酌韵,如何高期,隔成幽显。
五弦丧弄,三觞谁饯。
呜呼哀哉,山泉同罢,松竹衰凉,秋朝霜露,寒夜严长。
呜呼哀哉,孤猿将思,旅雁声时,广开性品,无情者谁?
连台成草,比馆唯悲。
存亡既代,物色长衰。
呜呼哀哉,苍生失御,万物无归,阴爽就夜,重阳顿晖。
呜呼哀哉,伊四望之茫茫,怆予心之悄悄。
虽泪至之有端,固忧来其无兆,隐长思以欢悲,谅纵横于言表,呜呼哀哉(《广弘明集》二十六。)
龙光寺竺道生法师 南朝宋 · 释慧琳
 出处:全宋文卷六十三
元嘉十一年冬十月庚子道生法师卒于庐山。呜呼哀哉!善人告尽,追酸者无浅;含理云灭,如惜者又深。法师本姓魏氏彭城人也。父广戚县,幼而奇之,携就法汰法师,改服从业。天资聪茂,思悟夙挺。志学之年,便登讲座。于时望道才僧,著名之士,莫不穷辞挫虑,服其精致,鲁连之屈田巴,项托之抗孔叟,殆不过矣。加以性静而刚烈,气谐而易遵。喜舍以接诱,故物益重焉。中年游学,广搜异闻,自杨徂秦,登庐蹑霍。罗什大乘之趣,提婆小道之要,咸畅斯旨,究举其奥。所闻日优,所见逾赜。既而悟曰:象者理之所假,执象则迷理;教者化之所因,束教则愚化。是以征明责实,惑于虚诞。求心应事,芒昧格言。自胡相传,中华承学,未有能出期诚者矣。乃收迷独运,存履遗迹。于是众经云披,群疑冰释。释迦之旨,淡然可寻。珍怪之辞,皆成通论。聃周之伸名教,秀弼之领元心,于此为易矣。物忌光颖,人疵贞越,怨结同服,好折群游。遂垂翼敛趾,销影岩穴,遵晦至道,投迹愚公。登舟之迹,有往无归。命尽山麓,悲兴寰畿,呜呼哀哉。
泗汴之清,吕梁之峻,唯是淑灵,育此明俊。
如草之,如石之瑾,匪曰薰雕,成此芳绚。
爰初志学,服膺元迹,经耳了心,披文调策。
弱而登讲,靡章不析,善以约言,弗尚辞𢛯。
有识钦承,厌是钩赜,中年稽教,理洗未尽。
用是游方,求诸渊隐,虽遇殊闻,弥觉同近。
途穷无归,回辕改轸,芟夷名迹,阐扬事表。
何壅不流,何晦不晓,若出朝离,其明昭昭。
四果十住,藉以汲矫,易之牛马,庄之鱼鸟。
孰征斯实,弗迷斯道,淹留兹悟,告子晦言。
道诚在斯,群听咸播,不独抵峙,诮毁多闻。
予谓无害,劝是宣传,识协贞诚,见诲浮喧。
默荫去大,弭此腾口,增栖成英,夐逸篁薮。
遁思泉源,无阂川阜,庶乘间托,曰仁曰寿。
命也有悬,曾不永久。
兰荪连类,气伤于偶。
呜呼哀哉,爰念初离,三秋告暮,风肃清流,云高林素。
送别南浦,交手分路,茫茫去止,凄凄情顾。
熟在隐沦,各从沿溯。
惄是长乖,异成永互。
呜呼哀哉,溯来风之绝响,送行云之莫因。
缅三冬其巳谢,转献岁于此
听阳禽之悦豫,瞩神气之氤氲,念庠序于兹月,信习业之嘉辰。
隐讲堂之空觌,恻高座之虚闻。
叹因事以矜理,悲缘情以怀人。
呜呼哀哉,天道茫昧,信顺可推,理不湮灭,庶或同归。
申夭可略,情念可遗。
短章无布,聊以写悲。
呜呼哀哉(广弘明集二十六。)
假山 唐末至五代 · 齐己
五言排律 押支韵
假山者,盖怀匡庐有作也。往岁尝居东郭,因梦觉,遂图于壁。迄于十秋,而攒青叠碧于寤寐间,宛若扪萝挽树而升彼绝顶,今所作仿像一面(令所作仿像一面),故不尽万壑千岩神仙鬼怪之宅。聊得解怀,既而功就,乃激幽抱,而作是诗,终于一百八十言尔。
匡庐久别离,积翠杳天涯。
静室曾图峭,幽亭复创奇。
典衣酬土价,择日运工时。
信手成重叠,随心作蔽亏。
根盘惊院窄,顶耸讶檐卑。
镇地那言重,当轩未厌危。
巨灵何忍擘,秦政肯轻移。
晚觉莎烟触,寒闻竹籁吹。
蓝灰澄古色,泥水合凝滋。
引看僧来数,牵吟客散迟。
九华浑髣髴,五老颇参差。
蛛网藤萝挂,春霖瀑布垂。
加添双石笋,映带小莲池。
旧说雷居士,曾闻远大师
红霞中结社,白壁上题诗。
顾此诚徒尔,劳心是妄为。
经营惭培塿,赏玩愧童儿。
会入千峰去,闲踪任属谁。
二瑞诗 元末明初 · 刘崧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岁壬寅夏旱匡山之阳有泉溢焉曰圣官潭流衍五六十里乡人因为陂堰以灌溉岁则大熟既而石台萧氏家产异草或以为山康宗武氏为文以美萧氏因引潭水灵泉芝草东乡二瑞云
东山二瑞总稀奇,最爱萧家五色
翠羽凌风偏叠叶,紫苞团雪欲分枝。
题诗频忆登临地,对酒还伤丧乱时。
更拟濯缨潭上水,从君采药事游嬉。